夏日吃粉留意保质期,当心剧毒米酵菌酸
夏日吃粉留意保质期,夏日心剧当心剧毒米酵菌酸
2024-07-17 14:06:49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岩 责任编辑:李岩 2024年07月17日 14:06 来源:羊城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天气炎热,吃粉凉拌粉、留意湖北某某形象策划厂凉皮等酸辣开胃的保质食品深受大众欢迎,宵夜炒河粉也是期当广东人的至爱。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提醒,毒米吃这类食物一定要留意保质期,酵菌优先选择放在冷柜里销售的夏日心剧、有定型包装、吃粉在保质期内的留意产品。因为河粉、保质凉皮等水分含量高的期当湖北某某形象策划厂湿米面制品一旦污染了“椰毒菌”产生的剧毒物质——米酵菌酸,食用后中毒风险高。毒米
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高
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酵菌台北市发生了怀疑进食粿条引起6人死亡的夏日心剧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近期广东省也报告了一例食用泡发过久黑木耳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死亡。米酵菌酸到底是什么物质,如此令人生畏?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任医师黄琼向记者解释,米酵菌酸是一种毒素,由一种名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以下简称“椰毒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是一种剧毒物质。一般加热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一旦进入体内也不容易清除,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甚至死亡。
实际上,椰毒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可污染食品原料,如粮食作物玉米、大米、小麦等。椰毒菌最佳生长温度是37℃,最佳产毒温度是26℃-28℃,在广东省的夏秋两个季节,椰毒菌容易生长繁殖产毒。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所主任医师李欣介绍,据2003-2017年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米酵菌酸是我国迄今为止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病死率最高的致病因子,平均病死率高达42%。米酵菌酸首先可引起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中毒早期以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为主,因其脂溶性的特点,进入体内很难短时间内清除,吸收后迅速分布全身,使肝、脑、肾等实质器官受累,病情进展迅速,重度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无特效解毒药,治疗难度极大,病死率极高。
米酵菌酸中毒与三类食物有关
黄琼介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目前在我国米酵菌酸中毒主要与以下三大类食品污染有关:第一类是发酵的谷物制品——这一类多是家庭自制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长时间泡制发酵的食品,比如北方的酸汤子,南方的“玉米面汤圆(吊浆粑)”等。第二类是久泡或变质的黑木耳或银耳,近年来以过久泡发又未放冰箱存放的干木耳中毒多见。
第三类是过期的湿米面制品——就是广东人民耳熟能详的河粉、粿条等湿粉类食品,还有北方的凉皮等。黄琼表示,河粉、粿条等湿粉类食品在广东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保存妥当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一旦污染了“椰毒菌”,在适宜细菌产毒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就可能有毒素产生。
购买鲜湿粉类食品要留意保质期
米酵菌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被污染食品具有正常的外观,所以从感官上发现食物被毒素污染,几乎不可能。要判断还能不能吃,关键就看保质期和保存条件。因此,专家强调,购买鲜湿粉类食品务必要留意外包装上生产日期和销售时的保存条件。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健康风险评估与标准研究室副主任医师黄芮指出,广东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要求河粉等湿米粉出厂的时候都要有密封包装,保质期超过24小时的,要在低于10℃的条件下运输、贮存及销售;如果是保质期在24小时内的,生产日期的标注要精确到“小时”。
“我们建议,优先选择放在冷柜里卖的、有定型包装的、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对于在市场、摊档等地方把大包装的湿粉类食品拆包销售的,购买时要看大包装上的标签是否有标示生产厂家的信息,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如果大包装上没有标识厂家信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的产品就不要购买。”黄芮说。(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粤疾控)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焦点)
- 俄媒:普京到访阿拉斯加将“创造历史”
- 国内马拉松大争议:夫妻共同参赛,拿大量官方补给,“负重”奔跑
- FIFA官博祝武磊生日快乐:他始终用最勇敢的心诠释梦想的力量
- 近期成绩不佳,马金:不要放弃巴西队,永远不要失去激情
- “孙兴慜就是热刺,热刺就是孙兴慜”
- 活塞阴阳库兹马库兹马评论:憋了一年才回击啊
- TVB前女星邝文珣复出转型做网红,惨遭网友嫌弃过气,因老公家暴险些离婚
- NBA今日之星候选:字母哥关键封盖PK巴雷特39+9+5
- 马铃薯母本竟然是番茄
- 内塔尼亚胡称国际刑事法院做出了“有偏见”的决定
- 以色列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地区发动袭击
- 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71.8
- 速看!手把手教你填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 “内地音乐教父”张亚东的风流史,以及被他收割的7位女神级女友
- 鸿蒙MPV或由智界首发 定价50万级 明年上半年上市
- 苏州马拉松两名选手被曝拿大量补给,组委会:道德问题不取消成绩
- 俄军官:“榛树”导弹系统可以打击欧洲全境目标
- 又一玩家入局,阿里投资的这家AR公司将于明年Q1发布AI眼镜|钛媒体独家
- GTS回归、GT不熄:凌渡L凭何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燃油轿跑?
- 荣誉揭晓,手机电影剑指新时代!
- “若美方关闭俄在美签证中心,俄将给予回应” views+
- 温州日报作文版作文选登:陈言《四季晨昏》 views+
- 特斯拉,要跟华为开战了? views+
- 老挝总理府一办公楼发生火灾 views+
- 一觉醒来,美国航母“又被袭击”了? views+
- 2024年研究生教育200强大学:南京大学第8,江苏大学表现亮眼 views+
- 湖南怀化新晃县发生山体滑坡 有人员失联 views+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 views+
- 不得不说,俄罗斯正面临三线作战 views+
- “跑马”途中应关注三大身体信号 views+